首页 > 读 文 > MVP,MLP,MMP,产品经理要向3P挑战了!
2022
07-06

MVP,MLP,MMP,产品经理要向3P挑战了!

作为一门发展了90多年,但依然没有像项目管理一样在全球达成普遍性共识(可喜的趋势是这种共识速度在加快)的学科,产品管理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

无论是本学科,还是其它学科所诞生的新理念,新概念,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都在影响着产品管理的发展。

这就给产品经理这些从业者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如何才能把这些层出不穷的知识应用到产品管理中。

比方说本文要谈到的MVP、MLP和MMP,或许很多产品经理知道的仅仅是这三个名词,但是如何在产品管理中应用就不一定能做到位了。

因此,我就琢磨需要从产品管理实务的角度来和大家聊聊这3P如何应用到我们的工作中。

1、MVP:以最少努力获取客户知识的P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化产品。

这个概念是Eric Ries(埃里克·里斯)在《Lean Startup》一书(尽管此书是2012年出版的,但该思想在2009年的时候就已由作者提出)中提出的。

MVP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

The minimum viable product is that version of a new product which allows a team to collect the maximum amount of validated learning about customers with the least effort.

MVP是一个新产品的版本,它允许团队以最少的努力收集最多数量的关于客户的经过验证的知识。

如果我们从产品管理的角度看,MVP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呢?就是:

验证产品是否适配市场需求的一个产品版本。

对于这个版本的理解,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MVP应该是具备了最小差异化特征的公开版本,另一种则认为应该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版本,仅限部分客户使用。

但无论是哪种观点,都认可的一点是:

MVP是一个快速发布一些东西来验证业务可行性的产品版本。

而对于产品经理的意义则在于,如果你面临的是一个新市场,或者你是一个初创企业的产品经理,希望以较低的风险和成本让客户知道你的存在,并进一步了解和验证客户真实的需求是什么,那么,MVP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关于MVP就讲这么多,因为我以前写过一个MVP三连击的系列,大家可以参考这三篇文章:

《这就是MVP的感觉---产品管理如何应用MVP的逻辑》:http://www.chinapm.com.cn/index.php/post/129.html

《MVP已死,有事烧纸?》:http://www.chinapm.com.cn/index.php/post/130.html

《MVP,让我欢喜让我忧》:http://www.chinapm.com.cn/index.php/post/131.html

2、MLP:以最小的努力取悦客户的P

MLP:Minimum Lovable Product,最小讨喜产品(也有翻译为“最小可爱产品”),但是我个人觉得“讨喜”更贴合该词的含义。

MLP是由Brian Haaff在2013年提出的,指的是正在开发的产品的一个简化的初始版本,旨在让用户喜欢,而不仅仅是使用。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MLP和MVP的最大的区别在于:

前者以获得客户喜爱为所需的最低限度,后者以解决客户问题为所需的最低限度。

也就是说,这两个P的根本目的不一样

当然,它们之间还有一些其它区别:

1)所处的阶段不同

MVP为什么是在《Lean Startup》中提出的,原因就在于作者认为MVP更适用于初创企业或新的市场,因为他们需要“快速”的验证市场;而MLP则更适用于成熟的企业和市场,因为对于MLP而言,市场已经成熟,无需过多验证,尽管也需要最小产品,但关键的问题已经变成“客户为什么要选择你?”。

因此,如何在成熟的市场中取悦客户,MVP就无能为力了,就得靠MLP了。

2)所涉及的团队主力不同

对于MVP而言,团队主力在于开发,而对于MLP而言,尽管开发还是不可获取,但主力就更偏重于UX,因为要想取悦客户,让他们喜欢而不只是通过MVP去了解一个产品,产品观感和体验是排在第一位的。

做个类比,MVP是毛坯房,客户看到的是房屋的结构,MLP是样板间,客户看到就觉得舒服,有使用和购买的欲望。

3)所要达成的目标不同

从产品管理的角度看,MVP更多解决的是“可行性”,而MLP更多解决的是“可用性”。

当然,MVP和MLP并非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也是相同之处的,主要有两点:

1)它们都是产品正式版本的“删减版”;

2)MLP是MVP的改进版,或者说,一定是先有MVP,再有MLP。

3、MMP:以最小的努力获取收益

MMP:Minimum Marketable Product,最小可市场化产品,也被称为最小可市场化特性(MMF)

这个概念是在2003年由Mark Denne和Jane Cleland-Huang在他们2003出版的《Software by Numbers: Low-Risk, High-Return Development》一书中提出的。

有人把MMP翻译成最小可销售产品,我觉得有些不到位,因为在RPM产品管理的十一个阶段中,销售是一个工作单元,隶属于“市场化”这个活动。

这MMP又是什么呢?

可以这样来理解,它是具备了最小商业化要素的MVP或MLP。

前面我提到了,MVP或MLP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品,只是一个产品的版本,而MMP虽然也是最小限度的,但一定是具备了可在市场上进行价值交换的独立产品。

和MVP和MLP相比较,MMP不但要求具备所需最小限度的“可行性(MVP的最小特征集)”和“可用性(MLP的最小用户体验)”,还要求具备最低限度的“商业价值”实现性。

还以房子为例,我一说大家就明白了。

MVP是毛坯房,MLP是样板间,而MMP则是做好了房屋配套(比方说,至少水电煤气暖气得配建完),有销售资质(五证齐全),没这些,没人会购买的,这就是“Minimum”。

至于小区景观,是不是精装修,送不送家具家电,这就不符合“Minimum”的定义了。

4、这仨概念给产品经理带来的真正挑战到底是什么?

熟悉这仨概念背景的朋友应该知道,它们其实都是诞生于软件行业,在LEAN中应用的比较多,但是,这是否意味着这仨概念的核心思想就只能止步于软件行业呢?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产品管理作为一种业务管理思想,在底层的管理逻辑上,无论是哪个行业,其实都是相同的,那么,MMP,MVP,MLP是否能应用到更多的行业中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前面举的房子的例子已经简单阐述了这种应用,事实上,也有很多的非IT行业和企业在实践,比方说GE的FASTWORK,就是吸取了MVP的很多思想精华。

因此,我在这篇文章里所说的“挑战”并不是指这仨概念有多难理解,而是指:

如何能够把各个行业中产品管理思想的精华,可取之处,可用之处,再结合不同行业具体的实务,把它们融会贯通,并最终运用到产品经理个人的工作中。

我这些年一直在做这个事,但是还是感到能力有限,力有不逮,挑战就摆在这里,如果哪位朋友有兴趣来迎接这些挑战,可以加我微信,咱们一起加油。

毕竟很多东西并没有现现成成的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顺便说一下:

有很多朋友问我《构建产品管理个人知识学习资料包》是否适合他们所在的行业,在这里呢,我再说一下,这个学习资料包是提供给大家各种产品管理资料的,并没有什么行业之分,当然,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具备结合本行业特点吸收、消化、应用这些资料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抱歉,这个资料包还真不合适你。

正如我前面说到的,很多东西并没有现成的,只有靠我们的双手自己来做才可以。

5、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最后呢,我突然想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从这仨概念诞生的时间看,是先有的MMP,然后有的MVP,最后才有的MLP,从2003年到2013年,整整十年时间,其实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想:

为什么这仨概念是以这样的顺序诞生的呢?

我真不知道,还请懂的朋友们多多指教!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