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品经理,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担忧:
当你制定好一个产品的战略目标后,在执行团队执行的过程中,你是不是经常担心他们会不会在执行的过程中跑偏,或者随着时间的流失,他们逐渐对目标产生了模糊,甚至是遗忘,再或者他们就干脆另行设定目标而让你预想的结果化为泡影。
这个问题在那些复杂,或者多目标并存的产品管理中并不罕见,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对于参与者而言,他们习惯于把目标和结果的焦点放到自己的可视范围内。
当然,我们都知道,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品经理的视野应该是最大的,目标也是最高级的,也是最应该坚持的,但这并不代表着别人也能够像你一样,除了人性使然外,还有一个管理技术上的缺失也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这个管理技术就是本文要讲的“影响地图”。
1、什么是“影响地图”?
“影响地图”四个字,但是我们需要分开来理解。
先来看“影响”,这个“影响”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理解:
1)如何对目标客户(外部参与者)有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基于产品目标以及目标分解下的特征,功能会对不同类型的目标客户(用户原型)产生何种影响。
比方说,产品的目标是“五年内逐渐实现汽车的智能化,达到L2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其中有个功能特征是“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它对目标客户带来的影响就是“当客户驾车在高架高速路段上时,汽车能够完全自动驾驶。比方说自动调节车速、自动变道超车、自动进出匝道等,可以大大减轻客户在这些路段驾车时的压力以及在分神的时候保持驾车安全”。
2)如何对产品团队,高层(内部参与者)有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在明确对客户的影响后,产品目标如何影响内部参与者来实现对客户影响的功能/特征的工作。
比方说,为了实现NOA,研发团队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来实现,以及如何配置,数量应该是多少个,程序怎么编写,工程团队则需要考虑如何实验,如何修正,推广团队则需要考虑怎么宣传,销售团队则需要考虑怎么让目标客户能够有感性认识,等等。
当然,这种对内部团队的影响并不会直接分解到各业务团队的具体执行上,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放到“如何影响他们能够和你的产品目标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或者再直白点说,就是要让他们和你这个产品经理一样,要站在“产品战略”的高度审视自己的工作,而不仅仅是他们的“一亩三分地”,并通过“影响地图”来影响他们完成产品战略目标。
再来看“地图”,这个就简单了,无论是“客户旅程地图”,“生命周期地图”,还是今天这个“影响地图”,大家只要一看到“地图”二字,就把它理解为是一种可视化的表现形式就可以了。
既然是表现形式,无非就是考虑合理性就可以了(后面我会加一个模板供大家参考),没什么复杂的,并且也不是说具有唯一性。
因此,制作各种“地图”的前提是搞明白这个地图“要呈现什么”,也就是用什么样的逻辑来呈现。
简而言之,“影响地图”是产品经理需要了解,掌握,使用的一种用于协同战略规划的产品管理技术。
2、如何构建“影响地图”
构建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五步,大家看图1:
1)制定总体目标
在“影响地图”里,你所要制定的总体目标应该是高级目标,可以是商业目标,业务目标,产品目标。
制定这些目标的目的在于向内部涉众说明你们想要实现什么以及为什么。
目标的制定可以参照图2来思考:
例如,你制定了一个产品目标,就是通过“提升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到2025年12月31日,满意度提升20%”。
2)明确用户角色
在“影响地图”里,用户角色是指你的高级目标会影响到哪些用户,因此,你需要了解他们要做的工作、他们的痛点和他们渴望的利益。
用户工作,痛点和利益的思考可以参考图3:
用户原型的记录可以参考图4:
备注:该原型由PMManager软件制作,下载地址:http://www.pm-soft.com.cn
例如,你认为对汽车智能化有较高诉求的有三类用户:家用车女性司机;出租车司机;公车司机。
3)清晰角色影响
说明你将如何通过影响用户角色来实现总体目标。
例如:通过向家用车女性司机提供NOA,可以使方向感不强的女司机在一些复杂的路段(比方说西直门立交桥)轻松,安全的从A点到B点,从而提高他们的驾驶愉悦度和满意度。
4)确定交付成果
说明你将开发什么现实的功能和特征来对用户角色产生预期的影响。
例如:在新的车型中,加入一个功能:NOA可以自动识别处于何种复杂路段,并自动提示是否启动NOA,驾驶员在确认后NOA启动。
5)用户获得利益
说明通过你的产品所产生的预期的影响将会使用户获得哪些直接的收益。
用户可获得利益可以参考图4: